工作室制度

一、工作室职责:

1.承担名校长培养方案的具体指导和实施工作。通过“名校长工作室”的指导和运作,提升校长学员的政治思想、师德修养、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拓宽教育视野,提高教育管理和创新能力,使其办学理念更加系统化、特色化,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
2.
搭建名校长研修的平台。建立校长积极参与、合作研修与自主发展的工作机制,全面总结名校长的办学经验和思想,深入开展项目或课题研究。在周期内确定并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校管理研究成果,并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围产生一定影响。
3.
带动和指导其他学校工作。以研讨会、报告会、名校长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
4.
完成教育主管部门交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工作室组成人员职责:

1.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主持工作室日常工作。

2)负责带领和指导工作室成员开展各项研修活动。

3)制定成员、学员培养目标和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创新培养机制,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室文化。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成员、学员档案,负责工作室的总结和对成员、学员的考核。

4)传授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指导成员、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参与或指导成员联系学员所在学校并适时进行指导。

5)承担有关校长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完成年度工作室总结报告。

2.成员职责

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按时参加工作室活动、承担工作室安排工作任务,协助主持人指导跟岗学员学习及对学员学校指导工作,进行学校改进的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

3.助理职责

在主持人的直接领导下,起组织协调作用,完成主持人分配的各项任务。

4.学员职责

1)根据个人成长目标,制定跟岗学习计划和确定研究项目及课题。

2)按时按质按量参与规定的培训任务。

3)跟主持人学习时间累计30天(可采取集中脱产和不脱产两种形式进行)。

4)接受主持人指导,完成主持人下达的学习任务与研究任务。

工作室成员需提供的支持:

1.心理的支持。无论是工作室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均需要得到所在单位领导和教师的认可,认同这项工作的价值,创设支持性的心理氛围。

2.时间的保证。有条件的话,能够适当减轻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的负担;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时间,成员所在单位应该尽量保证。

3.空间的保证。无论是领衔人还是成员所在单位,能够为工作室的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4.活动的保证。工作室成员所在单位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适当的服务。

 

三、工作室考核制度:

1、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室主持人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理论水平、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2、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员在工作室建设期内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不少于2次;工作周期内必须主持并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至少2个研究课题。

 3、工作室主持人每年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工作室成员每年接受工作室主持人考核。 

四、工作室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走访考察等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学校管理、个人成长等方面需要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交流考核情况。

3、根据工作室计划,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召集,主要内容为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等。

五、工作室经费物资管理制度:

1、工作室将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范和要求,强化经费管理。  

2、工作室所需研究及活动经费实行申请审批制,由成员根据实际提出申请,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审批。

3、工作室实行财务公开制,每季度公示各类经费使用情况。

六、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工作室负责人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讲座、学习心得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3)对个案诊断、管理跟进实行档案追踪管理。